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科技 > 正文
地震频发可能与天体运行有关
2021-08-18 13:46:56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bj06

8月14日,海地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先后发生强震。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4日20时29分在海地地区(北纬18.35度,西经73.45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当天19时57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5.30度,西经157.75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同样为10千米。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截至8月17日下午,7月份以来,全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71次,其中6.0级到6.9级10次,7.0级到7.9级3次,8.0级以上1次,最大地震是7月29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的8.1级地震。

日前,南方日报专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广东地震台监测预警室主任洪玉清,深入分析地震成因,以及探讨如何减少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一时间段内地震频发是否有科学原因?

8月份以来,我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次。8月13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纬34.58度,东经97.54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据果洛州地震局消息,暂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此外,8月5日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的5.8级地震,同样为前两周的最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5-6日,台湾附近海域连续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近两个月来的地震发生次数是否应引起关注?同一时间段内地震频发是否有科学原因?孙士鋐提到,依据过去120多年来地震活动的统计,全球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左右,6级以上100多次,5级以上1000多次,因此,他认为目前仍处在平均数值的范围内,未有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且某个时间段地震活动较活跃,某个时间段活动较少,都是可以理解的现象。

地震强震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时间上呈丛集性、空间上呈集中性。孙士鋐举例说,我国1966年到1976年地震活动相对活跃,在此期间我国大陆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4次,地点上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这体现出时间上的丛集性和空间上的集中性。

孙士鋐提到,某一地区在某一时间段地震频发,可能与天体运行有关,例如当地球、太阳、月亮三个天体运行到一条直线时,对地球的引力有放大的作用,但其中的联系还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8月海地地震与11年前的地震处在同一断裂带上

为什么近期发生的地震会引发公众关注?如何判断地震造成的影响程度?孙士鋐表示,地震的影响需要从震级、震源深度、震区人口稠密度等多重因素来判断。

据海地民防部门16日消息,截至当天下午,海地西部地区14日发生的地震已造成至少1419人死亡、6900人受伤。另据当地媒体报道,3.7万多所房屋在地震中被毁。

孙士鋐认为,此次海地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属于同等震级中较为严重的。“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当地居民房屋的抗震性能、建筑构造、人口密集程度等,需要多方面考察分析。”

11年前发生的强烈地震,也曾给海地带来严重破坏。2010年海地发生的7.3级地震,震源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约15千米,深度为8千米,医院、港口、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地震造成约30万人死亡。

海地所处的位置是否为地震活跃地带?洪玉清介绍道,海地位于北美板块和加勒比板块交界的地带,属于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带。

“有专业机构研究发现,位于南边的加勒比板块,相对于北美板块,每年大概会产生几十毫米的平移运动,随后产生的碰撞导致能量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便会通过地震的方式进行释放。”洪玉清说。

海地发生的两次7.0级以上地震,其成因是否有相似之处?从掌握的震源机制资料判断,洪玉清认为,此次海地地震成因与2010年海地地震成因相同,两次地震基本在同一个断裂带上,该断裂带为走滑断层,通过分析,两次地震震源类型也基本一致,都是走滑型,带有一定的逆冲。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该区域历史上曾多次经历过破坏性地震,如1751年、1770年、1842年等都发生过毁灭性的地震。此外,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也是主要的飓风和热带风暴区域。热带风暴“格雷丝”预计将于本周登陆海地,带来暴风和强风天气,加大地震救援难度。

除了地震预警与避震自救还能怎样设防减损?

除了地震引起的直接损失外,地震作为诱因,还会引发如滑坡、泥石流、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尽管无法控制某些次生灾害的发生,但地震发生后,尽量降低损失非常关键。“首先是做好地震预警发布,可以作为地震紧急处置使用,例如实现列车紧急制动,关闭水电气的阀门等。”洪玉清认为,这也是防范次生灾害的一种途径。

其次,公众接收到地震预警后,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也尤为重要。洪玉清举例说,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教科书式”避震,有学校学生接收到地震预警后,短时间内躲在书桌下方,随后有序撤离至操场。

洪玉清提到,在室内避震需要警惕被吊灯等坠物砸伤,保护好头部。安全的避震地点是低矮、坚固的家具边,承重墙墙根、墙角,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当未寻找到合适的避震环境时,也尽量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不要跳楼或乘坐电梯,应选择安全通道迅速撤离。

除了地震预警与避震自救技能的掌握,还有一项需要在地震发生前做好的工作——抗震设防,即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通常可以将其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洪玉清认为,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设计得当,这也是在地震中减少损失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

此外,我国已启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科学利用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先后传播的时间差,实现全国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与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洪玉清介绍道,地震发生后,按照区域划分烈度等级,在几分钟内形成烈度速报地图,对于救灾指挥部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公众防灾避险、重大工程应急处置提供服务。

目前,该项目已经在京津冀、四川、云南和福建地区实现示范运行,未来将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萨周边等预警重点地区形成预警及速报能力。(刘佳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