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旅游业逐渐复工复产,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消费欲望也愈加强烈。7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允许旅行社有条件恢复跨省团队游业务”的通知仿佛按下了快进键,不少暑期跨省旅游产品一上线便被秒光。而为了提振消费者信心,各大旅游平台也纷纷出手大打安心牌。
7月21日,旅行社行业集体发起“安心跟团游”倡议书和自律公约,提出了覆盖行前、行中各环节的服务标准,并上线标有安心游标签的国内游产品,4000多家旅行社积极响应。8月初,马蜂窝升级其“安心游攻略”计划,上线城市版“安心游攻略”,为游客提供“安心游”商品和“安心游攻略”。
实际上,早在3月,去哪儿网就推出了“安心游”保障计划;4月,美团宣布启动为期3个月的“安心出游节”,打造“安心住”“安心玩”等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7月初,马蜂窝发起“安心游攻略”行动,对符合“安心游”标准的景区、内容和旅行玩乐产品进行打标。
而安心牌的背后正是在疫情的倒逼之下,旅游业整体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正如绿地酒店旅游集团总经理李瑞忠所说:“疫情就像一场大考,好学生会通过考试不断反思、提升自己。”该集团在疫情后也推出了“安心住”“云探店”等服务。
应该看到的是,大众对旅游消费的热情不降反增,但安全需求被排在了首位。马蜂窝此前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新旅游”Z世代旅游消费变化报告》显示,疫情之下,中国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旅行期待并未大幅降低,但即使是喜欢冒险的年轻游客,对出行安全的需求也出现大幅提升。数据显示,疫情前86.96%的“Z世代”愿意在目的地体验当地特色的美食小吃,但疫情后,选择这些小吃的游客数量占比骤降到35.28%。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分析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安心出游显然已经成为该阶段游客的第一需求。而“安心游”不仅是追求旅游出行环境的安全,更深层次的是实现旅游产品、服务等全流程的安心无忧,这恰恰体现了消费升级对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平台提出的更高要求。当然,这一需求的转变也促使旅游平台的关注重点从资源和价格向消费者需求和服务转移。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于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陈礼腾认为,首先,旅游平台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优质旅游产品的供给。以马蜂窝为例,疫情以来,马蜂窝旅游在旅行玩乐内容和旅游产品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最新的一项是紧跟海南免税政策推出产品整合服务,包括打包免税店的往返交通、折扣券,联合酒店推出住客专享的免税店折扣等。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其次,就是在深化消费体验方面发力,一站式提供吃、住、行、游、购等消费服务。此外还要推动智慧旅游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