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伊始,南海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休渔期,走进江门台山市汶村镇渔业村,渔民们依旧忙碌。
5月13日,江门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在渔业村开讲。渔船上、码头边,党旗高高飘扬,数百名渔民或站或坐,一边忙活着修补渔网,一边聆听“百姓宣讲员”带来的“红色故事”,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把流动课堂送到群众身边,是江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的一个缩影。如今,行走在侨乡大地,从村(居)社区到企业园区,再到中小学校园、旅游景区……流动课堂正成为传递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面对基层党员集中难、教育培训覆盖难、党员群众缺乏积极性等一系列实际困难,江门积极延伸学习触角、拓展学习途径,打造群众身边的流动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活”起来。通过送课下乡、送教上门等方式,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入宣讲
把流动课堂送到群众身边
5月的横山渔港,天空湛蓝,正值休渔季,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码头,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迎风高高飘扬。
13日下午,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台山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走进汶村镇渔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位“百姓宣讲员”为党员群众深情讲述赵一曼、陈铁军等革命英雄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忘我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一段段激励人心的红色历史,引发党员群众共鸣。
“平时打渔,一出海就是很长时间,现在正是休渔期,工作不是很多,有机会肯定要参加流动课堂。”渔民张石深说,听百姓宣讲员讲红色故事很受启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不光台山市,类似的场景正在侨乡大地火热上演。今年以来,针对基层党员集中难、教育培训覆盖难的实际,江门组建市委百人宣讲团和基层百姓宣传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六进”活动,让宣讲导师“动”起来,送课下乡、送教上门,随时随地、身边宣讲,把流动课堂送到群众身边。
在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学党史铸党魂温誓词践初心”活动火热开讲,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上党课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在蓬江区,一个个农家书屋变身流动课堂,百姓宣讲员定期开讲,党史知识讲座深受党员群众欢迎。江海区“学党史”红色讲师团针对不同宣讲对象,开展专题宣讲,实现对机关学校、村(社区)、“两新”党组织的全覆盖。
拓宽宣讲渠道的同时,江门更注重创新流动课堂宣讲方式。日前,江门市人大机关会同市民营女企业家商会开展《学好党史,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微党课”,宣讲团把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送进企业,现场解答企业技改、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收获企业好评。
3月底开始,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网信办组织策划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巡回讲演活动,将流动课堂送进校园,邀请革命先辈谢创后代担任讲师,讲述红色故事、红色人物,引导师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开平市特聘“刑场上的婚礼”主人翁周文雍革命先辈后人等组成“红色后人讲党史”宣讲团,深入社区讲述红色故事,极具本土特色。
用活资源
因地制宜打造学习教育平台
4月30日,台山市川岛镇山咀码头人潮涌动,伴着洪亮的汽笛,一艘载着50多名游客的客船缓缓启动。船头上,“党旗号”三个大字熠熠生辉。环顾舱内,建党100周年标识和党史学习教育标语将舱壁装点一新,宣讲员正为游客讲述台山本地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
这是江门台山市打造的大海上的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也是江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活起来的创新举措。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江门用活资源、随时随地搭建流动课堂,因地制宜开展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活起来。
走进位于高新区(江海区)釜山公园,党史知识长廊设立20多块展板,回顾了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学理论”的浓厚氛围,常引往来市民游客驻足。
在江门各中小学校园,流动课堂成为师生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蓬江区龙岭小学把革命老村松岭村的红色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图书角、书画作品展和班训班风建设为载体,打造“红星墙”“红色之路”和党史长廊等宣传阵地,使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头脑。农林小学每周开展“五分钟党史微课”,讲好儿童团员、小红军、小八路、少先队员等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放眼恩平市城区,“红色公交”正成为行驶在街头的党史学习流动课堂。远远望去,车身“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标语十分显眼。走进公交车内,车顶、车尾、扶手以及灯牌位置都设置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和相关标语,如“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让乘客在乘车途中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走进鹤山市古劳镇,流动课堂早已成为古劳水乡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的叔叔冯广堂是一名烈士,也是一位优秀的中共党员。战场上,他总是冲在队伍最前面。生命中最后一场战斗,为掩护战友,他毅然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扫射,牺牲时年仅22岁……”不久前,中共党员、鹤山市军烈属代表冯家荣来到水乡流动课堂,深情讲述烈士冯广堂的故事,引发党员和游客点赞。
“流动党课虽然短暂,但很充实。”党员代表刘超洪说,在游船上上党课,聆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感觉备受鼓舞。同行游客刘女士也表示,江门流动党课形式新颖,游览景区美景的同时,学习了解红色文化接受精神洗礼,一举两得。
创新路径
“掌上课堂”掀起学习热潮
今年以来,通过随时随地打造群众身边的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推动线下学习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江门还将流动课堂延伸到线上,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感,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
4月21日开始,江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江门市“党史学霸”比拼赛,党员群众利用空闲时间,在手机上即参加答题挑战。
连日来,线上“党史学霸”比拼赛在各机关单位掀起学习挑战热潮。江门海事局台山市海事处综合行政执法员钟衡是一名具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目前位居积分榜第一。他说:“我对党史有兴趣,这次借线上挑战答题赛专门花时间去学习,对我的工作、生活有很大帮助。”
笔者获悉,截至目前,江门已有逾3万人参与线上挑战答题赛。除了分线上挑战答题,江门市“党史学霸”比拼赛还将举办线下现场比拼赛,整个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
除了线上答题竞赛,不少部门单位把手机变成流动课堂,创新推出掌上“微课堂”。
其中,江门市公安局建立“每日学党史”晨读微课堂,坚持每日一学,定时发送党史知识图片,组织民警学习党史重要事件,统一设计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手机屏保,方便民警开展“掌上学习”。
新会区将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搬到线上,创新推出“党史宣讲亭”。市民通过手机扫码可以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党史史料、红色经典名著、红色书家等,“党史宣讲亭”会自动生成朗读者的专属党史音频,朗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音频发到微信群、朋友圈等,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党史“宣讲者”。
“江门党史学习氛围很浓厚,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从中得到精神滋养。”体验了江门党史学习“掌上课堂”后,市民潘建祥说,学习党史十分有必要,“只有了解革命先辈的付出和奉献,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传承伟大精神,才能更好地坚定前进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