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热点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继续发展特色 锻造出城市自身的“专业技能”
2021-10-18 14:42:35 来源:金融投资报 编辑:bj06

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不仅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归属感,还有助于将湾区打造成一个融合融通的国内经济融合体,推动大湾区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一百年来,粤港澳见证了我国从百废待兴到全面脱贫、发展欣欣向荣。1923年6月12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粤港澳见证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见证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开始;1978年,粤港澳见证了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见证深圳经济特区创造的“深圳速度”;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粤港澳见证了我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一流湾区。

在此完全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取得的发展成就更是道路自信的生动实践。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文件,可见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功能定位来看,各城市各司其职。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同时发挥重要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广州拥有多所双一流、985、211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储备了许多优秀人才;深圳和珠海地处沿海,分别与香港、澳门为邻居,加上机场、港口、轨道交通较为完善,产业多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即重点发展高精尖的科技创新产业,这也令两座城市成为当之无愧的创新之城;东莞、佛山、中山等城市与广州、深圳形成科技配套,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口密集型产业为主,围绕制造、加工等环节发展创新;香港、澳门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两地旅游业尤其澳门旅游业是产业吸金重点,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到访,旅游市场气息十分浓厚。

以此来看,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组成中“分工明确”,创新、金融、产业、人才、技术、旅游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相对完整的生态网络,使得产业足以在大湾区中实现国内循环。各城市在聚焦某专业领域时,又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做到均衡发展,城市之间做到相互沟通和协助,形成较好的协同发展格局。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不负国家厚望,发挥40年前深圳改革开放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气神,将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融入到地域范围更大、产业涉足更广、制度存在差异的粤港澳区域中。无论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与否,这块土地都是客观存在的,时代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视并不是对这一大片土地的垂涎,而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思维和制度的垂青。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继续发展特色,在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前提下,锻造出城市自身的“专业技能”。例如香港和澳门在大湾区的角色扮演中,可以更多地从境外金融、商贸、旅游等多方面寻找突破口,为湾区城市的海外贸易提供发展机会;深圳可以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城市升级的探索,输出优质科技成果,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东莞则要继续发挥制造业专长,与周边城市相关配合、互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能力。其他城市也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在整体规划的统领下将各自特色融合成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

未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跨市通勤的情况将更为普遍,这也意味着湾区在发展过程中,各城市潜移默化间发生融合。融合也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各城市在保证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上级政府该如何高屋建瓴出台规划、政策,各城市之间该如何沟通、讨论出合作共建协议,出台的政策和协议又由谁来执行、统筹和监督?

总体来看,大湾区中需保持相同或相近的政策。例如商事环境,同一个人或组织在湾区内不同城市开办企业,其政策、方式、流程等应一致或趋同,务必要做到让群众少跑甚至不用跑;或者,在没有公共卫生危机或其它应急管控的前提下,人员可以随意在大湾区内的各城市流动,而不受各地居住证、当地社保医保等政策各异的约束。总之,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不但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且还有助于将湾区打造成一个融合融通的国内经济融合体,进而推动大湾区各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