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外出办事,如何跨过“数字鸿沟”?
全国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表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办事服务水平。在渝中区,众多部门目前都已展开行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化服务。
在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出示健康码成为了进入大厅的首个步骤。为了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会通过“查验身份证 检测体温”的方式来进行核验,这让众多前来办事的老年人纷纷点赞。
让健康码不成为老年人的“拦路码”,其实只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一小步。黄玉林介绍,渝中区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让老年人的办事体验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在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税务、市场监管等五个服务窗口,都设置了老年人服务专窗。通过这个窗口,前来办事的老年人可以获得工作人员提供的一对一咨询、全程陪同引导、协助填表、指导使用智能设备、复印打印等人性化服务。
此外,在渝中区的180余个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等实体办事大厅和加盟缴费门店,均设置了线下办事渠道;针对个人参保、信息查询、医保报销、优抚金发放等高频事项,渝中区着力推进事项办理向基层下沉,老年人可就近前往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或退役军人服务站办理。
除了办事更加便利,渝中区还制定出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制度。比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亲属可携带委托书及相应证件,前往区行政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等地进行代办。
黄玉林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优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应用,打造“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老年人服务专区,承接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零跑腿;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水平。
同时,继续以区社区教育学院、14所社区教育分院、79个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开设智能手机学习小课堂,帮助辖区老年居民熟悉、掌握智能手机的操作,乐享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