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资讯 > 正文
【独家焦点】无棣县车王镇:一头牛“牵出”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23-01-13 21:35:58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辑:bj06

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其中,无棣县车王镇凭借“一头牛”成功上榜。在这里,一头牛“牵出”一条产业链,一条链致富一方百姓。

车王镇是无棣县最大的回族群众聚居乡镇,辖7村5300余人。近年来,围绕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稳定,车王镇成功探索出一条以肉牛养殖为主,集屠宰、牛肉食品(预制菜)、皮革加工、有机肥加工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


(相关资料图)

12月25日,在车王镇五营中村,养牛大户从云庚正开着饲料投喂车,给自家养的200多头西门塔尔牛进行撒料。开车围着栏圈转几圈,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喂养的活儿。看着牛儿日渐健硕的体格,他对今年的收益充满了希望。“我这一年总的出栏量能到600多头,现在市场行情好,除去饲料、工人工资等成本,一头牛能赚2000块钱左右。”在车王镇,像从云庚这样的肉牛养殖户目前有600余家,其中养殖规模超100头的有240余家。

在车王镇有一个当地土生土长的“明星”肉牛品种——渤海黑牛,是我国罕见的黑毛牛品种,为中国八大名牛之一。山东无棣华兴渤海黑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繁育基地,目前,国家级渤海黑牛保种场存栏量达到了1170头。2020年12月,渤海黑牛在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评比中获评综合评价优胜奖、最具风味奖、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三项大奖,居全国地方牛品种之首。

车王镇充分利用渤海黑牛原产地优势,依托车王镇渤海黑牛繁育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管理模式,公司与县内42个养牛大户和1022户社员签订渤海黑牛繁育及育肥合同,合同养殖量达1万多头,成员人均增收近2000元。为提升渤海黑牛影响力,当地还通过举办赛牛大会等形式,搭建交流平台,“搭牛台、唱牛戏、念牛经、挣牛钱”。

为进一步完善肉牛养殖绿色循环产业链,解决养殖户分散、养殖规模小的情况,车王镇实施了段家肉牛养殖扩建项目,项目建设面积40亩,总投资500万元,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大棚17个,可存栏1700头,吸纳高标准养殖户120家,带动段家村集体收入达到12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制定了《三年畜牧养殖出村入园行动计划》,新建设占地近700亩的养殖小区,每个养殖棚顶都将安装光伏发电板,同时棚内配置国内先进的自动化养殖设备,建成投用后最多可同时满足5万头肉牛的养殖需求。

作为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有机肥厂。原本养殖户需要花钱雇人处理的牛羊粪便,以每吨6块钱的价格进行出售,又为养殖户带来一份收入。有机肥厂则通过添加有机质辅料,生产加工有机肥,每吨售价可达800元,从而构建起全流程收益,绿色高效的循环产业链。

近年来,车王镇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现有华兴畜牧、德胜牧业、德立等多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和皮革制造企业。华兴畜牧主要突出“渤海黑牛”肉质细嫩鲜美的特点,生产的“宏振”牌渤海黑牛冷鲜肉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并被山东省体育局指定为山东省运动员专用牛肉。德立、鑫合等皮革加工制造企业,选用当地牛皮为毛皮原料,所加工的蓝湿皮张幅大、皮面细、表面光滑,热销河北、广东等地,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

为解决广大养殖户肉牛购销环节的瓶颈问题,在车王镇五营村北投资700多万元,建成了鲁北地区最大的山东义沅牛羊交易市场,配备集办公、住宿、金融、交易、检疫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楼,可暂存肉牛1000余头。吸纳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肉牛经销商来入驻交易,肉牛日交易量可达100-500头。

目前,车王镇全镇肉牛存栏量约5万头,年出栏量为10万头,实现牛肉加工2.2万吨,牛皮生产9.5万张,有机肥加工10万吨,年可实现总体销售收入15亿元。该镇党委书记刘洪权介绍:“我们将立足车王镇肉牛产业优势,抢抓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发展机遇,以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制定三年出村入园计划、延伸产业链条等硬举措,建成集约管理,统一屠宰、平台销售,延链补链,一二三产业同促进,共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养殖规模化,产业聚集化,用‘牛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充足的‘牛动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陈星灿 报道)

关键词: 一村一品
相关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