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资讯 > 正文
天天微速讯:《亚太观经济》2023年中国经济如何乘风破浪?
2023-03-04 09:39:47 来源:亚太传播中心 编辑:bj06

文/王云月、邱慧

2023年2月18日,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游玩。今年以来,各旅游城市正多措并举推进文旅行业复苏。图/新华社


(资料图片)

2023年1月10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为近30年来第三低增速。而根据联合国《2023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23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将大幅放缓:日本增速约为1.5%,美国约 0.4%,欧盟甚至只有0.2%。

在一片悲观的声音中,世界对中国经济寄予厚望,近期各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挺过三年疫情冲击,在今年迎来了新的起点。

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宏观政策将如何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扩大内需将面临哪些挑战,带来哪些机遇?如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发挥在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韩文《中国》采访多位经济领域专家,为您一一解读。

2023年2月12日,武汉某商圈的超大型冰雪乐园里,顾客正排队等待入场。当下国内各大商圈正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打造更多消费场景吸引顾客。图/新华社

困难多但前景向好

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李振新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指出,春节过后,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信心开始恢复,社会生产生活逐渐回归正常,部分行业甚至开始出现报复性消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走势将是供给和需求双恢复的格局,并且需求端恢复效果明显。短期来看,国内经济增长将会出现小高潮,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内和国际局势仍然不容乐观:从国内来看,全国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人口有限,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因素仍在,经济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从国际来看,寒冷的冬天已过,欧洲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俄乌冲突的局势或许对国际能源市场造成剧烈冲击,需要警惕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未来掣肘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

应对新一年经济增长的内外压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要推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抓好国债市场等结合部,统筹好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形成稳增长的政策合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原倩提出建议。

2023年2月27日,游客在山东东平的大宋不夜城观看表演。近期,全国各地都在出台政策措施扩大内需。大宋不夜城从今年1月7日正式向游客开放以来,已吸引游客超过110万人次,对繁荣夜经济、拉动消费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图/新华社

积极扩大内需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并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是,今年要为恢复经济增长作出最大努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需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面临下滑风险,想要实现稳增长目标,就必须从扩大内需入手。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将更多来自消费的修复反弹。”在明明看来,随着防疫政策大幅优化,今年的消费需求也会得到进一步释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回到7%~8%左右,服务业增加值也有望回到5%~6%的增速水平。这意味着,今年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都有望回升到潜在水平附近。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扩大内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短期来看,在传统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领域,可以通过增加供给,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现金补贴等方式来促进消费。

2023年2月28日,工人在广西柳江区一家民营空调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忙碌。图/新华社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信心”二字。

疫情发生三年来,从全球宏观经济到每个人的微观⽣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预期转弱、信心不足成为过去一段时间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如何提振信心、强化预期,成为2023年扩大国内需求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

最近很多专家学者在呼吁,要为民营经济纾困,重建企业家信心。市场经济在很⼤程度上就是预期经济,对未来预期稳定、充满信心,市场主体就会增加投资,消费者就会敢于消费。

“稳定的预期是经济发展的硬通货,激发民营企业活力首先要稳预期,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原倩指出,应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发挥民营企业对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乘风破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