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资讯 > 正文
开州大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好学”的愿望正加快实现
2021-05-25 15:25:34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bj06

党的十九大以来,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州教育踏上了发展“快车道”,各项荣誉花落开州:学生出口质量逐年攀升,育人指标整体向上,资助控辍一个不落,校际发展同步共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当前,开州教育正沿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追求内涵、打造品牌的特色发展之路奋力前行。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

2018年,实验中学学生王玲玲代表重庆队参加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总决赛。经过一番巅峰对决,王玲玲演讲的《生命中的阳光》获得了高中组总决赛冠军。

无独有偶,2015年,汉丰五校学生唐佳杰钰获得重庆电视台少儿迎春大联欢晚会“金奖”,2016年获得重庆电视台青少年迎春大联欢晚会“金奖”和重庆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三等奖”。

开州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区各个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考评中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开州连续三届累计获得一等奖7个;在三峡工程重庆库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开州师生获得一等奖19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0个;在全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中,开州小学混合组闯入赛事精英组前四强,是唯一跻身前四的农村区县队伍。

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他是一位只能用左手书写的残疾教师,却扎根大山深处20多年,刻苦钻研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了“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奖”。他就是关面乡中心小学教师石文平。

石文平是全区教师队伍里涌现出的众多先进典型之一。据介绍,继开州教师被教育部表彰为“优秀教师群体”后,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王洪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潘光权、全国优秀教师杨克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立琴、市“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楷模”蔡小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石文平和蔡小龙等先进典型。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如何管理好、建设好这支庞大的队伍,是一篇大文章、一项大工程。开州紧盯人才引进、专业培养、人文关怀等突破口,出实招谋新招亮硬招,打出漂亮的“组合拳”。以“引”为要优结构。通过招聘、定向培养、商调等渠道,常年引进教师400余人。以“培”为重提能力。健全国、市、区、校“四位一体”培训,常年举办学科教学、技能提升等培训300余场。以“人”为本强保障。常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实施住房保障、互助帮扶等“暖心工程”,落实教师全员健康体检、青年教师结对联谊等制度,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7年9月,教育部表彰公布了首批33个“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开州选送的《“联·挂·帮”构建高效协同支持服务体系》案例位列其中。

近年来,开州扎实推进综合改革,改革办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化托管、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和村校“四独立”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管理干部“影子培训”制度,扩大对口结对帮扶办学模式改革的范围,实施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捆绑考核制”。探索实施合作共建办学模式改革和联盟化办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加强与重庆一中等知名学校的交流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质均衡的号角已经吹响,开州将围绕“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按照办学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继续实施城乡学校新建、校舍维修维护、网络光纤升级、教学设备换代等项目,不断提升办学吸引力,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

近年来,全区办学条件逐年改善。2015年以来,开州投入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普通高中攻坚计划专项资金、全面改薄和长效维修资金8.5亿元,在城镇新建学校9所、新增校舍9.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9万个,维修改造学校979校次,建设国家村校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137个,采购纸质图书250余万册,15所学校建有录播教室,18所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40所学校建有校园门户网站,所有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光纤到校”、村完小以上学校“班班通”全覆盖,义务教育多数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均衡发展要求。目前,开州又计划启动新建学校16所,建成后将更好满足学生入学需求。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更是推进入学公平的内在需求。开州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平台、从政府村社到机关学校全联动的控辍网格,并做到动态比对更新、走访核实、入户劝返,确保学生入学不漏一个。近年来,开州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1.27万人次、5.05亿元,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如今,全区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上好学”的愿望正加快实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