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海网>资讯 > 正文
商业明星黯然退场 首商股份被无条件并入王府井集团
2021-09-17 15:12:19 来源:中国商报 编辑:bj06

9月15日,首商股份开盘低走,最终以1.22%的跌幅收盘。这是首商股份最后一个交易日。自此,这家北京商业领域的标志性企业就将退市,被无条件并入王府井集团。首商股份和王府井集团曾是北京市背景相同、旗鼓相当的商业旗舰,但首商股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红利期后就逐渐掉队,从当年的顶峰不断坠落,业绩连年下滑,结局令人唏嘘。

商业明星黯然退场

首商股份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时总市值为58.8亿元,在此之前,其股价已连续五日下跌。对于这个曾经的北京市商业明星来说,这是一个黯然的结局。

首商股份的前身是北京市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单股份),旗下拥有知名老字号西单商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西单商场独领风骚。公开资料显示,从1979年至1993年,西单商场年销售额由1.4亿元上升到11.7亿元,利润由1198万元上升到6514万元,年平均增率分别为16.38%和12.86%。1986年至1993年,西单商场连续八年保持北京市商业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第一名和全国商业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三甲的傲人佳绩。1993年,西单商场实施股份制改造,并进行扩建,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商场。1996年,西单股份挂牌上市,此后一直到2002年,西单商场又连续七年夺得北京市单体店销售额第一。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零售高增长时代的结束,未能与时俱进的西单商场和西单股份逐渐失去市场优势。2011年,西单股份和首旅集团旗下北京新燕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燕莎集团)合并,更名为首商股份,首旅集团成为首商股份的最大股东。这次重组使得首商股份旗下拥有了更多优质的商业项目,如北京最早的高端百货燕莎商城,中国第一家奥特莱斯——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这些项目大多位于北京市核心商圈,业绩优良,占尽天时地利。

但是,这一整合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首商股份的下行趋势。从2012年至今,首商股份的业绩逐年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首商股份的年营收分别为122.25亿元、120.67亿元、118.15亿元、109.36亿元、100.77亿元、102.09亿元、100.71亿元、99.44亿元、31.43亿元,九年中仅有2017年的营收微增了1.31%,其他年份均为负增长。

与此同时,首商股份的盈利水平也不断下降,且这么多年之所以还能保持整体盈利,主要得益于新燕莎集团的支撑。以2012年为例,当年首商股份的净利润为4亿元,而新燕莎集团贡献的净利润为4.99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新燕莎集团的贡献,首商股份将陷入亏损。此后,首商股份每年都要依靠新燕莎集团才能实现盈利。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燕莎集团首次出现亏损,首商股份更是巨亏3.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6.88亿元。

近年来,首商股份一直靠“吃老本”过日子,相当一部分精力忙于减亏、扭亏。“2013年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开过新店。”首商股份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近年来首商股份非但没有开新店,还关闭了多家门店,很多项目经营艰难。如西单万方商场、天津燕莎奥特莱斯、北京友谊商店、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等,均常年亏损或处于亏损的边缘。而西单商场这个位于北京市核心商圈的明星项目近年来靠着自有物业支撑才勉强盈利,今年上半年也出现了几百万元的亏损。

为何走到如此地步

一个坐拥大量优质资源的知名企业为何走到如此地步?业内人士认为,机制存在问题和缺乏领军人物是导致首商股份不断落伍的重要因素。

可作为对比的是王府井集团。王府井集团的背景和首商股份非常相似,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王府井集团在极具魄力和战略眼光的掌门人郑万河的带领下,率先在零售行业建立集中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了统一采购、进销分离、统一结算的业务经营管理。与此同时,郑万河还不惜重金导入现代化管理制度,全力推进企业连锁化发展战略,为王府井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得王府井集团走出北京,走向全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百货集团之一。

反观首商股份,不仅长期没能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机制问题,也缺乏具有魄力和大格局的领军人物,导致企业发展没有长期战略,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队伍相对涣散,执行力不强。

“公司内部确实有很多问题,有的也不好说。“首商股份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至今公司对各门店都未能实现统一的经营管理,目前总部在业务层面只设了一个市场部,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业务部门,各门店一直都是自行采购,经营管理也由各门店或子公司自行其是。这样的管理模式带来的结果是,首商股份在经营过程中无法集中优势提升效率。

与此同时,首商股份人员老化,尤其是管理层老化,致使企业经营创新动力不足。

“十年前,我们恰好和王府井集团在同一个饭店开年会,他们那边全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我们这边大多是中老年人。“首商股份一家子公司的高管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那次两家公司相遇的情景令他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和普通管理层相比,近年来首商股份高层老化更加严重。2014年至2019年,首商股份董事长和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年龄都超过了50岁,甚至将近60岁,而且高层变动频繁,董事长几乎每一两年就换一任。其中,有三位董事长系首旅集团指派,缺乏零售从业经验。“因为他们在首旅集团还有工作,所以也不会每天到首商股份总部上班。”首商股份内部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首商股份的管理特别老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首商股份的高层管理人员老龄化,创新欲望和能力都不足,这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是个致命的缺陷。“现在零售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对人才的要求太高了。”上述业内专家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零售行业需要专业加敬业,首商股份这样的状况肯定不行。

给王府井集团留下难题

随着首商股份的并入,在带给王府井集团很多优质资源的同时,一系列难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首商股份总部管理人员安置的问题。两家公司经营内容相似,资产合并并不需要增加多少管理人员。好在首商股份总部人员少,总共也不足百人,而且董事长是首旅集团的人,不需要在王府井集团另行安排岗位;总经理今年60岁,已经到退休的年龄。“剩下的人,有用的安插到各个部门就可以,少数重复岗位的人可能需要离开。”一位内部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2000年王府井集团与北京东安集团重组时就是用这种方式进行人员消化的,这次合并估计也采会用同样的方式,人员安排的难度不会比上次更大。

对于王府井集团来说,难度更大的是如何将首商股份旗下的各种项目有机地融入其体系中。首商股份旗下各公司和项目之间的独立性比较强,差异也比较大,融合工作很考验智慧。

另外,如何对西单商场实施改造也将考验王府井集团的能力。西单商场地处北京繁华的核心商圈,商场定位中老年客群,调性和周边西单大悦城、北京君太百货等时尚年轻化的商场格格不入。不仅如此,商场的装修和陈列也老旧土气,进门让人仿佛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三四线城市的商场。而且,该商场还有个致命的缺陷——层高太低,整个商场令人感觉很压抑。由于商品结构老化和消费习惯改变,近年来中老年客群来西单商场的次数都变得越来越少,年轻人更是根本不愿进去。因此,尽管是自有物业,西单商场也已经开始亏损。首商股份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之前公司也多次想对商场加以改造,但由于地下有地铁,周边有敏感部门,难以改变建筑结构,加上其他多重因素,商场的改造一直被搁置。王府井集团接手后如何盘活这个项目是个难题。

与此同时 ,燕莎商城已从当年的“赚钱机器”变成了“亏损大户”,王府井集团是否有能力让它焕发新生?作为北京曾经的高端商场,燕莎商城早在2013年就创下单店年销售额3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佳绩,但是随后,燕莎商城就和首商股份一样陷入创新乏力、经营不善的境地,业绩连年滑坡,很多奢侈品大牌相继撤出,商城租金却不断上涨。去年,燕莎商城亏损9000万元。与此同时,燕莎商城的租约将于明年到期。中国商报记者从内部人士处获悉,由于物业的所有者燕莎中心的外方股东对燕莎中心和商场物业的经营有不同考量,接下来燕莎商城能否续租还是个问题。同时,续租后如何进行改造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记者 张涛 文/图)

分享到: